日前,有观众举报称湖北武汉一些医院门口张贴着“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记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多家医院附近走访时发现,“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随处可见。记者随机拨打了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了解情况。
据收药人介绍,参保人可以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1万元左右的药品,收药人以6至7折的价格回收,参保人可以得到6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现金。记者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对面见到了收药人张某和一位参保人正在商量“医保取现”金额。参保人在马应龙大药房(彭刘杨路店)购买了价值9840元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张某最终以不到六折的价格回收了这些药品。
记者在长江航运总医院对面的马应龙大药房还发现另一个收药人王某让参保人购买了价值16000多元的免疫球蛋白。除了这些收药人,还有其他人员分工配合,有的负责张贴小广告,有的负责联络参保人,有的负责处理回收药品。
这些收药人通常以六折甚至更低价格回收药品,包括820元每盒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500元每盒的人血白蛋白、750元每盒的东阿阿胶等。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为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记者跟随参保人进入马应龙大药房(彭刘杨路店),收药人张某给参保人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武生球蛋白820×9”。参保人将小纸条交给药店销售员后,销售员既没有询问病情,也没有要求出具医师处方,直接按张某的小纸条卖了9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按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者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和使用。但药店销售员通过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的方式给参保人开出了处方药。记者注意到,销售员是通过一个手机APP小程序提交的所谓“电子处方”,不到一分钟就审核通过了。这张电子处方显示是由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开具的门诊处方。
记者找到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医院工作人员透露,富顿互联网医院在湖北省有上千家合作药店。据富顿互联网医院湖北业务负责人李某表示,药店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简单且收费不高,但具体操作细节不愿多谈。
药店销售员明知处方是假,却依然协助参保人刷卡购药,主要是因为门店每个月要完成2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而附近有5家药店竞争,他们每个月都为完成任务而发愁。有些药店甚至主动联系收药人,希望他们前来购买药品以增加销售额。
参保人用来购买免疫球蛋白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其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专家指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还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看似参保人“套现”得到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其实是透支自己未来看病的资金储备,最终也让自己遭受了损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