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龙卷入回流药风波 医保药品非法流转链条曝光!肛肠用药龙头上市公司马应龙近日卷入回流药风波。回流药是指已经从医疗医药机构售出给患者的药品,再次或多次被转卖。这种行为往往与欺诈骗保有关,存在较大的安全用药隐患,也暴露出部分医疗医药机构的药品购销乱象。
日前,央视新闻报道了武汉存在回流药产业链的情况。参保人用医保卡在马应龙大药房两家门店买到的处方药,经过药贩子层层转手和加价后,重新流入医疗医药机构,并最终用到了患者身上。武汉市医保局已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武汉市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截至3月31日,上市公司马应龙方面尚未对此事项进行信息披露。
《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马应龙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涉事的马应龙大药房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是上市公司子公司旗下的两家门店,正在配合调查。公司认为这个事情的影响尚未达到需要信息披露的程度,需视后续进展而定。
3月28日,武汉市医保局通报,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因违反相关规定,自2025年3月28日起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马应龙是一个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始创于1582年,以肛肠用药闻名。其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医药工业板块的产品包括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等。在医疗服务方面,马应龙建立了多家肛肠连锁医院,并与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建了肛肠诊疗中心。医药商业则包括医药零售和医药物流两大业务,此次涉及回流药问题的是其医药零售业务。
据商务部发布的报告,2023年马应龙大药房销售额为5.35亿元,在全国医药零售百强榜中排名第64位。按马应龙2023年营业收入31.37亿元计算,零售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17%。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武汉市多家公立医院门口,随处可见“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这些广告背后隐藏着一条回流药产业链。参保人在利益诱惑下,到马应龙大药房购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单价为820元/盒。由于医保基金支付大部分费用,参保人获得药品的成本极低。参保人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约1万元的药品,收药人以6至7折的价格回收,参保人可得到6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现金。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具门诊处方,参保人顺利买到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药人再以492元/盒的价格从参保人手中买药,层层转卖,最终将这些药品卖到了武汉新洲区的公立医院、私人诊所、药店,售价在800元到850元/盒不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