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9日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旨在重振美国国内海运业。该命令授权各政府机构在七个月内制定振兴计划,并指示“政府效率部”调查美国海军造舰速度缓慢的原因。这项举措被视为对抗中国在海上贸易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据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重振美国海运业已成为两党共识。前拜登政府官员、现任美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威廉·赫纳根警告称,中国造船业十年内可能成长为像美元一样的地缘政治筹码,从而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平衡。
当天,特朗普授权白宫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及多个政府部门在今年11月前联合制定一份“海事行动计划”,概述投资造船工业基地的新途径。“政府效率部”还将对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造船业进行为期45天的调查,以提高效率和有效性。尽管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都曾试图解决海军数十年来舰艇建造延误和预算超支的问题,但成效有限。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时通过视频采访表示,美国将在造船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他指出,过去美国每天可以造一艘船,而现在几乎一年都造不了一艘。
此外,该行政命令的部分内容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提出的一项提案相吻合,即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船只征收高额费用。不过,该行政令扩大了费用征收范围,将通过海运抵达墨西哥或加拿大并在美国内陆地点清关的货船也纳入其中。
这项行政命令为美国政府计划如何重建海运业基础制定了框架,以制衡中国在造船、港口起重机制造以及快速增长的海军和商船队方面的主导地位。《华尔街日报》称,这一行政令深受白宫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的影响。去年,作为国会议员的华尔兹共同发起了一项跨党派法案,旨在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并扩大悬挂美国国旗的商业船队。
民主党人威廉·赫纳根认为,对抗中国海上崛起是两党结盟的罕见例子。他预测,十年之内,海上贸易将无法在没有中国船舶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中国在海上贸易中的影响力像美元一样,全球地缘政治力量的平衡可能会发生改变。
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船厂年总产量中,中国份额将超过50%。在过去二十五年间,中国造船厂的船舶建造量在全球商业航运运力中的占比从不到5%增长到今年的5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生产国,拥有近29%的水上集装箱船和70%的订单集装箱船,同时在集装箱和岸边起重机的建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寻求提高造船能力,重振美国造船业。2月下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计划对中国制造船只进港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附加服务费。这一提议在整个航运业和更广泛的供应链参与者中引起强烈反对。在公开听证会上,数十家大宗商品出口商警告称,该计划将推高通胀率,造成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并使企业一夜之间倒闭。数百个贸易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也警告政府,称美国无法赢得这场经济战,只会让使用中国船只的美国公司陷入困境。
日前,美国海运承运商大西洋集装箱运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阿博特警告称,若收费计划实施,该公司将立即破产。他还提到,选择中国造船是因为美国造船厂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订单。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国会表示,政府正在根据公众意见修改该计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