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两年亏损52亿 国资入主难挽颓势。红星美凯龙曾被誉为“中国最大家居卖场”,但在易主国资两年后陷入了亏损困境。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主营收入为78.21亿元,同比下降32.08%;归母净利润为-29.83亿元,同比下降34.61%;扣非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下降36.77%。自2023年厦门国资建发股份以63亿元入主美凯龙以来,公司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超过50亿元,几乎抵消了之前三年的盈利总和。
在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美凯龙表示,受相关产业发展波动影响,商场和商户经营情况受到影响,导致商场出租率和租金阶段性下滑。此外,公司的多元化转型进展缓慢,新能源汽车展示销售、餐饮娱乐等新业态对营收贡献有限。无奈之下,公司选择低价出售物业来缓解资金压力。
回顾2023年,红星美凯龙实际控制人车建新因债务危机不得不通过出售股权回血。随后,厦门国资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现金受让红星美凯龙29.9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而,这次并购并未如预期那样带来积极效果。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15亿元,同比减少1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6亿元,同比减少496.78%。投资性房地产账面金额也出现了明显缩水。
美凯龙前两天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跌至78.21亿元,同比再降32.08%,归母净亏损扩大到29.83亿元。各板块均遭受冲击,自营商场租金及相关收入下降21.0%,委管商场相关收入下降幅度达28.1%。为缓解业绩深度亏损局面,红星美凯龙选择低价出售物业“回血”,但频繁出现流拍现象。例如,漳州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部分资产以3.23亿元价格公开拍卖,最终流拍。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地产大环境持续遇冷以及项目本身运营困境是主要原因。虽然拍卖价格看似划算,但买方需具备后续业态重构及综合运营能力,导致接盘者望而却步。
在建发股份推动下,红星美凯龙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提出“3+星生态”发展战略,试图在坚守家居、家装、家电三大主营业务基础上,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汽车、餐饮、社区服务等新业态。然而,这些新业态短期内难以填补主业收入缺口。因此,公司今年初发布公告,拟豁免公司于过往作出的“不从事房地产开发”这一承诺,计划将部分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中具备可售条件的部分预售,以盘活资产,尽快回笼资金。
展望未来,美凯龙计划继续拓展新品类、新业态,深化“3+星生态”战略,大力布局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构建家电、家居、家装全覆盖的“10+1”立体大家居生态,并继续引入新能源汽车、时尚餐饮等业态。公司将把握政策提供的发展机会,并与战略股东合作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