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德语媒体《世界周刊》4月26日评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为“有毒”。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欧盟高级官员越来越意识到冯德莱恩在外交和内部政策上的不足,希望她能够辞职。他们认为,冯德莱恩的离任可能有助于解决欧盟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与中国的持续对抗。
欧盟对外政策正处于危机之中。西面,欧盟与美国爆发贸易争端;东面,乌克兰冲突久拖未决,欧盟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制裁措施也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与此同时,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也在持续恶化。
内部矛盾同样严重。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日益加深,尤其是对匈牙利的打压以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脱离反特朗普阵营,转而与白宫接近。报道指出,这些都反映出冯德莱恩领导下的欧盟面临的问题。
冯德莱恩曾公开插手美国大选,坚定支持拜登阵营,这种政治越界行为已造成持续性后果,显示她缺乏外交手腕及治国理政的能力。经济层面也不容乐观,自我强化的反特朗普立场无助于解决贸易争端。更令人担忧的是,欧盟“民主”机制持续弱化,甚至有欧盟外交官威胁要剥夺匈牙利的投票权。
疫情期间,冯德莱恩的秘密通讯和拒绝公开幕后交易等行为侵蚀了欧盟的透明度。欧盟正陷入困境。若在正常国家体制下,领导层是否适任必将引发全民讨论。尽管欧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但外交界已开始流传重要信号:越来越多欧盟高级官员认为冯德莱恩是“有毒”的存在,她的辞职或许能解开很多死结。
欧盟领导层更迭至少能为欧洲政治带来新机遇,使其在东西方关系上重拾多元开放姿态。冯德莱恩去年7月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早在特朗普上任前,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曾表示,冯德莱恩被认为是“首先被排除”的人之一,因为她被视为“对华鹰派”,并与拜登团队建立了密切关系。
在特朗普急于实现俄乌和谈之际,冯德莱恩主导欧盟加大援乌力度,与白宫“唱反调”。美媒分析认为,欧盟经济正陷入困境、停滞不前,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与其两个最大贸易伙伴陷入争斗。冯德莱恩曾就关税政策向美国放狠话,誓言将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强有力的报复”。
在对华关系上,冯德莱恩表现出两面性。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她呼吁中欧“建设性接触”,并称双方可以扩大贸易和投资关系。但她也没有放弃那套“产能过剩”的论调,并担心中美贸易争端会导致中国商品重新涌向欧洲。
一些欧盟资深人士认为,冯德莱恩对美强硬表态虚有其表,毕竟欧洲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选择有限。还有人称,冯德莱恩等欧盟官员近期发表的言论是为了争取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同时提醒华盛顿,欧洲还有其他选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