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免费领养宠物暗藏借贷套路!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繁荣,一种新型消费陷阱在宠物市场出现。一些不良宠物店打着“免费领养”的幌子,通过签订所谓的“领养合同”,以购买宠物用品的名义诱导消费者分期付款,甚至在宠物死亡后依然需要支付尾款。这种看似“免费”的方式实际上让不少消费者经济和情感上都受到伤害。
2024年12月,西安市民孟先生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一篇“为弃养小猫无偿找领养”的帖子,联系发帖人后得知需要支付200元。到达指定地点后,他发现这是一家开在居民楼里的私人猫舍,对方要求每月支付200元,共计24个月,用于购买猫粮、猫砂等用品。孟先生觉得受骗,最终放弃了领养。他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该猫舍时,发现不少消费者也有类似遭遇。
大学生卢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她在店员的引导下签订了“领养合同”,每月支付280元,共24个月。不幸的是,她带回家的小猫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医生诊断称这种猫是非正规途径繁殖的,基因有缺陷且携带病毒,很难健康长大。卢晶与店家协商无果,只能自认倒霉。
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词“宠物领养”,发现有1300多条相关投诉,多数消费者都有过相似经历。为了深入了解商家的销售套路,记者实地探访了一些宠物店。在西安市骡马市步行街的一家名为咖猫领养馆的宠物店内,店员表示可以采用“免费领养”的方式,即猫咪本身不需要支付费用,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每月需支付598元用于在商家自营的网店购买宠物用品。这些用品大多为不知名品牌,售价明显高于市场价。
面对这种情况,律师建议消费者应积极维权。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雅表示,所谓的“免费领养”背后存在强制消费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外,很多不良商家不会给幼体宠物打疫苗,售卖给消费者的往往是健康隐患较大的宠物。消费者应保留宠物医院就诊记录,依法向商家提出解约并要求退一赔三。在维权过程中,收集证据非常重要,包括合同、付款记录、聊天记录以及宠物就医记录等。如果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投诉电话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还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