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与冬至饺子之争,究竟哪个节气要吃饺子?
关于立冬和冬至哪个要吃饺子的问题,存在持续的争论,一些人认为立冬吃饺子是传统的习俗,意味着迎接冬季的来临;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冬至吃饺子更为重要,因为冬至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吃饺子有助于驱寒保暖,无论立冬还是冬至,吃饺子都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庆祝方式,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情感寄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很多新的人造时令食物。夏天的第一支冰淇淋、入秋的第一杯奶茶、立冬的第一串奶皮子糖葫芦......每年都会有新的食物被包装出“超绝仪式感”“必打卡”的理由。但也有一些东西无须营销提醒,人们也雷打不动。比如冬天的饺子。很多人记忆里,冬至才是饺子的主场。立冬吃饺子更像是一种近几年才出现的记忆错乱。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反复提起这个问题:“饺子,到底是立冬还是冬至吃?”去年立冬我们曾发布过一个投票,超万人加入讨论。大家参与热情特别高涨,但一番讨论下来,似乎依旧没有定数。在很多近代的民俗研究中,确实有资料指出有的地区“立冬吃饺子”,有的地区“冬至吃饺子”。可如果再往前追溯,基本无据可考。有趣的是,大家一番争论之后很容易达成共识,“既然无法说服彼此,那就都吃。”有网友说“立冬吃是迎冬”“冬至吃是纪念”。也有重度饺子爱好者坚称“无关节气,只要天冷那就得吃饺子”。
大家对饺子的争论并不是闲着没事儿干,而是对饺子的特殊情感。吃饺子是一种北方人身体里会自动觉醒的生物钟。北方人生性直爽没什么仪式感,但吃饺子的时候就像过节。下雪了吃饺子、出差回家吃饺子、搬家、考试、团圆都能吃饺子。北方人生活中的一切情绪起伏,好像都能用饺子抚平。饺子不只是食物,还是日历上最柔软的一格(现在是很多格)。大家关于“立冬吃还是冬至吃”的讨论,变成一种每年定时触发的话题。两方观点交锋之后总达成同一种共识:“哪天吃都行,今天格外想。”
今年,立冬吃饺子的习俗甚至还能多出一个新原因。11月7日是教资人(教师资格证考生)查成绩的日子。立冬这天,恰好撞上教资考试出分。“立冬吃饺子,明天过教资”成了一种考试人之间的祈愿方式。吃饺子也从一种习俗变成一种自带谐音梗的新式祝福。就像小时候过年要吃“饺子里藏硬币”,如今的年轻人,也在饺子里包进了另一种“考试顺利的玄学”。
另一边,时代变了,饺子也在悄悄升级。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今年的饺子似乎不太一样。羽衣甘蓝、魔芋、荞麦、菌菇……这些原本出现在“轻食餐盒”里的食材,都被年轻人塞进了饺子皮。“今年的饺子,学会了减油减脂,连热量都开始自我克制。”很多网友发现,饺子馅儿也从油汪汪的肉和大葱,变成了“高纤维、低脂肪”的轻盈版本。这届年轻人,也顺势吃上了减脂饺子、生酮饺子这样的创新版本。
反观最近登上热搜的一些网红食物,固体杨枝甘露、奶皮子糖葫芦......饺子显得缺乏创意,也算不上的视觉食物。但饺子的好处在于包容,如它的形态一样,包得下种种争议。它的出现通常没有滤镜,也不需要太多流量。有时候,这种古板和传统,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大家喜欢饺子,不在于它能出片。而在于那口热气,能让人从冬天的冷里,短暂缓过神来。让你有一瞬间会想起家里厨房的蒸汽,想起过年饺子团圆的味道。很多年轻人已经离开家打拼,但还是会坚持在冬天找个由头吃顿饺子。为的就是从熟悉的味道里,寻找一丝“入冬”的实感。你可能永远也没法在外边吃到家里现做的馅料味道。在快速变化的生活里,天冷吃饺子这件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与父母辈生活保持同步的方式。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jrbwx.com/jjrbwx/2360.html发布于 2025-11-08 13:01: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大众参考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