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非遗领先全球,44项世界非遗成就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访客 2025-11-24 13:01:45 83277 抢沙发
中国拥有44项世界非遗,位居全球首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也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带动旅游、手工艺、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四五”期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机制更加完善,实践更加生动,传承队伍日益壮大,非遗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

走进河南许昌戏剧非遗工坊,可以看到十多位工匠正专注制作一批戏靴。经工坊改良的武生快靴深受全国戏曲院团的喜爱。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表示,依托非遗工坊,年轻人在非遗传承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价值,非遗的发展也成为解决青年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十四五”期间,非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各地建设了1.29万余家非遗工坊,其中包括693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带动了120万余人实现就业增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指出,“十四五”期间,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有100余所高校设立了非遗保护本科专业及相关研究方向,200余所高校积极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超过10万名非遗传承人走进大学课堂,在中小学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小小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越来越年轻化、生活化和时尚化。

“十四五”期间,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项目达到44项,数量居世界第一。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数达到276个。中国非遗馆及浙江、广东、新疆等9个省级非遗馆已开放运营,累计对229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记录。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jrbwx.com/jjrbwx/2906.html发布于 2025-11-24 13:01:4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大众参考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327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