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宗馥莉辞职41天后重返娃哈哈,内部博弈再起波澜

访客 2025-10-24 13:04:13 57728 抢沙发
宗馥莉辞职41天后重新启用“娃哈哈”,引发公司内部博弈的新波澜,这一惊天反转表明,宗馥莉在离开公司期间,可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重新执掌娃哈哈,这可能会引发公司内部权力斗争的再度激化,具体进展和后续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惊天反转:辞职41天,宗馥莉重新启用“娃哈哈” 内部博弈再现波澜!娃哈哈内部博弈出现巨大反转。宗馥莉所控股的宏胜系宣布2026年将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这意味着她之前宣称要做的“娃小宗”品牌只存在了41天。截至发稿前,娃哈哈官方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41天前,由于宗馥莉卸任,娃哈哈和宏胜两方陷入僵局。娃哈哈集团空有商标但没有生产能力,而宗馥莉领导的宏胜系只能启用新品牌“娃小宗”。然而,经销商们不愿为“娃小宗”续约或付款。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是国资在稳定局面,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宗馥莉辞职后的41天内,内部并不平静。她的改革已经蔓延到娃哈哈及宏胜系的每个角落。这是一个二代接班不易的故事,过去二十多年来,杭州上城区是娃哈哈法律意义上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却是宗庆后。这种产权与实控权分离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宗庆后去世后引发遗产纷争,外界才开始质疑宗家是否在转移资产。

早在宗馥莉接手娃哈哈时,她就试图划清这个边界。她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管理架构和渠道体系的大洗牌,希望让业绩停滞不前的老巨头焕发新生。然而,这些改革并未如愿。产品老化、渠道粗放等问题导致娃哈哈营收自2014年起十年间一直在500亿上下徘徊。直到去年宗庆后去世,才有特殊增长。

宗馥莉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厘清娃哈哈的归属权。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起家时所有权通常不明确,宗庆后虽然处理得颇有手腕,但未能解决娃哈哈集团和相应品牌的控制权问题。宗馥莉试图通过双管齐下解决问题,但在本次辞任前,她曾递交辞职信,指出国资股东对她经营管理合理性的质疑。

宗馥莉和父亲宗庆后的风格迥异。宗庆后讲人情,能笼络各方,平衡利益,在娃哈哈有非同寻常的“非正式影响力”。而宗馥莉从小接受西式教育,更信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倾向用合同法则和绩效指标取代人情纽带。她在决策过程中遇到不少争议,甚至一度跑到日本一个月,期间不管娃哈哈的事。

宗馥莉接班后加速把掌控权握在手中,将代工厂、销售渠道都签转至自己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还把六千名娃哈哈员工劳动合同签转到宏胜系公司。此举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尤其是取消了干股分红,直接影响了员工核心利益。部分前员工因股权回购价格及劳动合同变更发起集体诉讼。

宗馥莉试图将“娃哈哈”系列商标转移到其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被国资方制止。自此,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一步步走向分裂。宏胜系申请“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并计划从2026年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最终,宏胜系通知称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的矛盾浮出水面。知情人士透露,宏胜系无法使用娃哈哈商标,成为宗馥莉辞职的导火索。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重建一个知名的品牌难度极大。宗馥莉希望通过再造新品牌来进行切割,但经销商的支持至关重要。然而,她在改革中废除了用了30年的“联销体”,导致大量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利益受损,经营危机随之而来。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东市场,AD钙奶销售额同比暴跌37%,娃哈哈纯净水市场份额从18%掉到12%。宗馥莉的激进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内部矛盾和经营危机。只有娃哈哈先“活”下去,所有的博弈才有意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jrbwx.com/jjrbwx/1881.html发布于 2025-10-24 13:04: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大众参考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772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