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母婴信息泄露事件,涉及22万条数据,三人因贩卖获利获刑,信息被转卖给孕婴相关企业

访客 2025-11-20 13:03:56 72634 抢沙发
近日,一起涉及贩卖母婴信息的案件被曝光,据悉,有22万余条母婴信息被不法分子贩卖牟利,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这些敏感信息被转卖给孕婴摄影店、产后修复店等,给母婴家庭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已有三人因此案获刑,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监管力度,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你好,我是某某摄影店,我们可以上门给新生儿拍照……”刚生完宝宝,母婴推销就接踵而至。这种个人信息泄露屡见不鲜的背后,其实藏着非法交易链。

近日,四川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娄某等三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三年六个月到四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11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他们非法获得母婴信息后,卖给了孕婴摄影店、产后修复店等。

据法院介绍,2021年至2023年11月,娄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22万余条产妇及新生儿信息,随后他将信息出售给经营儿童摄影店的曾某。曾某在娄某处购得大量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后,又联系上傅某,二人合谋将主城区外的产妇及新生儿信息转卖给其他地区孕婴摄影店、产后修复店。

经调查,娄某通过贩卖产妇及新生儿相关信息获利830388元,曾某、傅某贩卖产妇及新生儿个人信息,收取购买费用共计1227995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娄某、曾某、傅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其行为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近日,法院作出判决,娄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八十四万元;曾某、傅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同时没收三人违法所得。

审理过程中,公诉机关作为公益起诉人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决被告人娄某需支付赔偿款830388元,被告人曾某、傅某连带支付赔偿款397607元,三人还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于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等。

■多读一点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这些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贩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法院提醒:严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购买、出售、泄露他人信息,不得以信息牟利触碰法律红线。公民需强化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公民应提高警惕,办理业务时谨慎提供敏感信息,不随意泄露关键内容;妥善保管重要信息,不丢弃含个人信息的单时固定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相关机构应规范公民信息管理责任:接触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需合法合规收集、存储信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防护措施;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严禁非法泄露、出售信息,守住责任底线。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jjrbwx.com/jjrbwx/2778.html发布于 2025-11-20 13:03:5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大众参考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263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